17城房价速览|11月全国核心城市住宅数据大公开!
来源:瑞联平台2023.12.18浏览量:912
nbsp;数据来源世联EVS自动估价系统地区北京上海东莞佛山重庆南京杭州宁波无锡厦门苏州温州太原西安

首发:瑞联资信平台微信公众号
2023年11月存量住宅成交12,545套,环比上涨17.76%,同比上涨16.70%;本月存量住宅均价为53,041元/㎡,环比下降0.10%,同比下降1.54%。
从行政区域看,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存量住宅成交套数占据前三,分别为3,081套、1,408套和1,351套,占比分别为24.56%、11.22%和10.77%。值得注意的是,朝阳区依然维持着最高的成交量,保持了其成交市场的领先地位,套数占比与以往相比基本持平;延庆区成交套数最少,成交118套,占比为0.94%。成交均价方面,西城区位居榜首,为121,546元/㎡,成交均价最低出现在延庆区,为22,270元/㎡。
根据市场监测案例的均价数据结果,从环比角度看,11月份北京市主城六区均呈现不同程度下跌,其中东城区下跌0.04%,西城区下跌0.09%,朝阳区下跌0.12%,石景山区下跌0.14%,海淀区下跌0.28%,丰台区跌幅最高,为0.32%。
根据市场监测案例的均价数据结果,从环比角度看,11月份北京近郊、远郊区的十个区域呈现四区上涨、六区下跌的情况。近郊、远郊区房价上涨的区域为,延庆区、平谷区、密云区、房山区,涨幅分别为0.32%、0.16%、0.09%、0.03%。跌幅情况,通州区下跌0.08%,顺义区下跌0.15%,昌平区下跌0.20%,门头沟区下跌0.28%,怀柔区、大兴区跌幅最为显著,跌幅分别为0.36%、0.39%。
2023年11月,北京存量住宅市场成交量回升,成交热度有所回暖。随着政策效应逐渐减弱同时受10月假期影响等因素,存量住宅成交量明显回落,10月仅成交10,653套,随后11月存量市场成交量有所回升。目前来看市场呈现以价换量的阶段,卖方信心不足主动降价加速成交,买方购房意愿明显提升,带动成交量上行,存量住宅价格亦持续下降。
11月上海存量住宅均价为56,779元/㎡,与10月价格相比微跌;整体市场呈量价下行的趋势。
上海市房地产成交市场2023年11月二手住宅成交量14,077套,环比上涨12.62%,同比下跌12.62%,成交面积环比上涨6.90%,成交金额环比上涨6.96%。2023年11月上海二手住宅交易市场活跃度略有上升,市场呈成交市场、成交均价均有上涨。
据数据显示,本月上海全市11区成交套数环比上涨;涨幅前三的行政区分别是徐汇区(涨幅25.35%)、长宁区(涨幅20.05%)及黄浦区(涨幅19.57%);跌幅前三的行政区分别是青浦区(跌幅7.64%)、金山区(跌幅6.99%)及嘉定区(跌幅3.13%);全市波动平均幅度为6.25%。
成都市城区11月二手普通住宅均价为13,550元/㎡,环比下跌0.19%。
中心城区全部下跌,跌幅最高的是成华区,跌幅为0.26%,跌幅最低的是高新区,跌幅为0.07%。
近郊城区全部下跌,跌幅最高的是双流区和新津区,跌幅为0.34%,跌幅最低的是郫都区,跌幅为0.02%。
11月份重庆存量住宅均价为8,936元/㎡,环比下跌0.77%,同比下跌5.82%。本月各城区存量住宅房价大多都在下跌。
重庆市主城区存量住宅市场整体呈下滑的势态,这个月大多数行政区的价格都有小幅度下跌。根据世联EVS数据监测显示,本月南岸区和九龙坡区跌幅稍明显,从行政区均价走势来看,江北区一直都是重庆房地产市场的“领跑者”,价格仍然保持最高。
根据上述监测数据并结合区域来看,11月份大多行政区呈现小幅下降状态,但整体市场还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可控的状态。本月各大房开企业热情不足,购房者亦信心不足,无论是新房市场还是存量房市场,表现出来的去化都不太乐观。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恢复周期,短期内购房政策还是会持续放松。
佛山市11月城市均价为13,768元/㎡,环比下跌1.72%,同比下跌3.12%。
五区中环比跌幅最大的是顺德区,为下跌2.56%,其次为高明区环比下跌1.15%、禅城区环比下跌0.82%、三水区环比下跌1.13%;南海区环比下跌1.7%。
二手房成交方面,11月份佛山市二手住宅成交套数共5,190套,环比上涨16.34%;成交总面积为62.21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1.17%。其中顺德区成交量跃居五区之首,其11月成交套数为1,816套,占比34.99%,环比上涨8.68%。而南海区成交1,690套,占比32.56%,环比上涨18.26%,成交量位居第二。其余三区二手房成交量和环比分别为:禅城区855套、环比上涨29.55%;三水区508套、环比上涨17.05%;高明区321套、环比上涨20.22%。11月二手回升走势延续,成交规模连续8个月高于一手住房成交规模。
一手房成交方面,佛山本月总体成交新房3,399套,环比下跌8.6%,成交面积为39.89万平方米,环比下跌3.25%。其中南海区成交1,052套、环比上涨32.66%,成交量位居五区第一。其余四区新房成交量和环比分别为:顺德区923套、环比下跌29.81%;三水区439套、环比下跌24.57%;禅城区694套、环比上涨3.58%;高明区291套、环比下跌18.94%。11月南海区成交排名第一,得益于南海区新盘项目万科世纪湖瑧府、招商华玺入市开盘,拉升全区的成交量。
11月份杭州市区二手住房均价为36,659元/㎡,环比下跌0.80%,同比下跌7.51%。
行政区方面,西湖区依然为全市均价最高的行政区,11月均价为47,585元/㎡,其次为滨江区,11月均价为43,104元/㎡,上城区11月均价为42,604元/㎡;除桐庐县(11月均价11,390元/㎡)外所有行政区呈下跌趋势,跌幅最大的为余杭区(11月均价27,960元/㎡),环比下跌1.53%,其次是拱墅区(11月均价37,470元/㎡),环比下跌1.33%。
2023年11月杭州共成交8,801套二手房房源,环比10月份的6,227套涨幅41.34%。需要指出的是,杭州11月二手房成交量,降价出售的房源占了不小的比例。在限购范围调整、公积金政策调整等新政影响下,杭州11月新房成交量稳中有涨,但在年底供应量增加的环境下来看,成交涨幅不及预期。
主城区中,玄武区环比下降最多,环比降幅为0.12%。三郊区中高淳区环比下降最多,环比降幅为0.19%。
11月南京二手房成交8,608套,比上月的7,097套增长了1,511套,环比增长21.29%,同比去年11月的7,055套增长了1,553套,同比增长22.01%。
从近12个月成交走势来看,月均成交套数为8,128套,本月成交8,608套,高于近12个月平均成交量5.9%。
2023年1月-4月成交量波动较大,4月-7月趋于平缓,随着利好政策频出,二手房成交量三连涨,虽然是微涨,但是代表在市场下行的情况下,市场需求量释放稳定,南京市场刚性需求量依旧坚挺。
整体来看,11月南京市场供应端低位回升,但政策边际效应减弱,整体成交规模增幅收窄,本轮政策仅带来较为短暂的市场情绪抬头,未形成强有力的修复后劲。
11月无锡存量住宅均价为13,431元/㎡,环比下降0.63%,同比下降5.00%,成交情况环比同上月相比较波动较小。
与上个月相比,部分行政区均价仍大幅下降,其中新吴区、滨湖区、江阴市和宜兴市跌幅较大,分别为1.50%、1.45%、1.11%和0.96%。
11月无锡商品住宅备案成交套数为1,422套,环比下降1.52%,同比下降48.79%;成交面积17.71万平方米,环比下降0.62%,同比下降49.56%。整体而言,本月表现为低位盘整期,但预计临近年终,房企冲刺年终指标,营销手段多样化,助力项目成交,市场将迎来短期上涨。
11月宁波市存量住宅均价为21,910元/㎡,环比下跌0.89%。
从市六区看,鄞州区作为宁波市辖区之一,历史文化悠久,辖区内集聚交通资源、教育资源、商业资源,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区和中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存量住宅均价持续位列第一,11月均价达25,409元/㎡,环比下跌0.87%。其次,江北区、海曙区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存量住宅均价均分别为25,056元/㎡和24,055元/㎡。
从环比变化看,2023年11月,宁波市存量住宅均价与上月相比,下跌0.89%。分行政区看,11月份六个行政区均价均有所下跌。
厦门11月份整体均价39,172元/m²,环比下降0.86%。
对比上月,各行政区住宅均价再次全面下跌,11月份岛内湖里区和思明区环比为-0.86%和-0.81%;岛外四区,同安区、集美区、海沧区、翔安区环比分别为-0.39%、-0.41%、-0.68%、-0.36%。
厦门2023年11月全市二手住宅成交均价39,172元,环比下降0.86%,同比下降3.17%,二手住宅成交面积181,835平方米,环比上涨25.62%,同比上涨1.58%。
11月,厦门二手住宅成交1,731套,环比上涨24.35%,同比上涨0.17%。从数据走势变化来看,厦门二手住宅11月份成交量上涨,延续10月份的回暖趋势,涨幅较为明显。从总体来看,今年持续去杠杆,二手住宅价格自4月下跌,交易市场处于萎靡状态。随着政策持续放开,将楼市热度重新激活。依照当前楼市发展现象,板块好、品质优的楼盘价格依旧高位,岛内稀缺地段需求热度高,政经文教卫资源不足的地段房价极不稳定。
11月苏州住宅均价为18,628元/㎡。住宅二手房成交量为5,300套,同比2022年11月上涨2.57%。
从监测苏州市中心城区存量二手房房价水平和波动来看,本月城市均价横盘,各行政区价格各有跌幅。其中相城区、吴中区、吴江区、苏州工业园区、虎丘区、姑苏区下跌幅度分别为
-0.71%、-0.63%、-0.71%、-0.29%、-0.78%、-0.26%。
11月成交套数中,吴中区以成交量1,098套位居第一,占比为20.72%;姑苏区位居第二成交量1,094套,占比为20.64%;吴江区紧随其后成交量911套,占比为17.19%;苏州工业园区位居第四成交量854套,占比为16.11%;虎丘区位居第五成交量716套,占比为13.51%;相城区垫底成交量627套,占比为11.83%。
苏州市2023年11月住宅二手房成交量环比2023年10月上涨15.46%,同比去年11月上涨2.57%。同比去年十一月份,苏州的二手房着实比去年热度高,且在稳步上涨,行情在回暖;同时经济环境的影响也刺激了各项楼市政策相继出台,尤其是商贷利率和公积金贷款政策的落地,促进了购房成本的降低,使得成交量在第四季度开始逐渐回升,政策的影响正在逐步反映在市场上。
主城区依然是雁塔区遥遥领先,均价17,705元/㎡,环比下跌0.25%;其后的是长安区,均价13,837 元/㎡,环比上涨0.24%;灞桥区位列第三,均价13,198元/㎡,环比下跌0.15%;未央区12,519元/㎡,环比下跌0.21%;碑林区12,218元/㎡,环比下跌0.12%;莲湖区12,218元/㎡,环比下跌0.12% ;新城区11,009元/㎡,环比下跌0.14%。
远郊区县,房价领跑的依旧是鄠邑区,本月均价8,842元/㎡,环比上涨0.02%;蓝田县均价8,428元/㎡,环比下跌0.23%;高陵区7,786元/㎡,环比上涨0.16%;临潼区6,953元/㎡,环比下跌0.52%;阎良区6,468元/㎡,环比下跌0.69%;周至县4,610元/㎡,环比下跌0.36%。
11月,西安市均价连续八个月持续下跌,继续在“低位徘徊”,西安市存量房市场处于一种很微妙的平稳态势。西安楼市二手房市场正在加速分化。大多数的楼盘只能靠“以价换量”。很多前“网红区域”的次新房依然在破发的边缘,大部分业主靠降价来出货。
2023年11月,郑州存量商品住宅整体均价为11,690元/㎡,较2023年10月份整体均价11,741元/㎡,环比下跌0.43%;较2022年11月份整体均价12,840元/㎡,同比下跌8.96%。
郑州市中心城区(惠济区、金水区、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存量房价格,环比均有小幅度下跌,其中金水区下跌幅度最大,环比下跌0.54%,中原区、惠济区、管城回族区、二七区下跌幅度分别为:0.46%、0.16%、0.18%、0.49%。中心城区中均价最高的行政区仍为金水区,均价为13,557元/㎡,管城回族区次之,均价为12,087元/㎡。
11月,郑州市中心城区(惠济区、金水区、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各区同比下跌较明显,管城回族区最大,同比下跌9.67%,其他区域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郑州市非中心城区方面,整体也呈下跌趋势,但是总体波动幅度都不大。其中荥阳市、登封市均价环比有小幅上涨,涨幅分别为0. 25%、0.57%,其他各区域均价环比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跌幅均未超过0.83%。同比方面,11月新郑市跌幅最大,同比下跌10.98%;荥阳市次之,同比下跌8.51%。非中心城区均价最高的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均价为12,652元/㎡(环比下跌0.82%,同比下跌6.04%)。
太原市11月份二手住宅整体均价为10,040元/㎡,较2023年10月份整体均价10,085元/㎡,呈现轻微下跌趋势,跌幅为0.45%。较2022年11月份整体均价10,190元/㎡,呈现下跌趋势,跌幅为1.479%。
各行政区中,六城区均环比下跌,跌幅在1.36%以内,其中下跌幅度最大的是晋源区,跌幅为1.36%;下跌幅度最小的是尖草坪区,跌幅为0.11%。
数据显示,2023年11月份太原二手住宅市场整体呈平稳态势,太原市六城区 “南高北低”态势依然明显,二手房价总体保持平稳。
┈ End ┈
▼

瑞联平台由世联资产、世联评估、瑞联资信咨询、瑞联数科、广东瑞联资产、中瑞世联、华房数据等公司共同成立。秉承专业互通、生态共赢的服务宗旨,由平台中台统一品牌管理,系统管理、专业研发、数据共享、资源共享。
平台总部设立于深圳,平台机构下设深圳、广州、东莞、佛山、厦门、武汉、成都、重庆、上海、杭州、南京、北京、青岛等十三家分支机构,服务网点涵盖超120个城市;为客户提供土地房地产评估、资产评估、资产证券化、投后全流程管理、工程咨询、工程代管、地产营销顾问、存量资产运营及存量交易咨询、纾困方案咨询、数据科技与咨询等服务,并提供覆盖项目全周期、全链条的交易&金融咨询全场景服务。
往期回顾 | 点击阅读 |
点击阅读 | |
点击阅读 | |
点击阅读 |
热门排行
